三季度,網貸行業整體運行平穩,截至9月底,貸款余額已經穩步上升至1.15萬億元,但增速卻有所放緩。三季度,***為突出的特點是網貸平臺融資額創下年內新高,在平臺加大貼息力度下,綜合收益率小幅上升。
值得關注的是,受部分地區限制規模增長的影響,9月份網貸行業成交量出現了明顯的下降。
融資額翻漲一倍
網貸之家數據顯示,今年三季度,網貸行業共發生15例融資,融資金額約36.33億元。而這一數據在去年,對應的是18例,融資金額約為18.05億元,同比來看,融資額增長了101.27%。
愛錢進CEO楊帆對記者表示,“8月以來,網貸行業經過一年監管洗禮,競爭力弱和不合規的問題平臺出局,******的平臺脫穎而出,投資機構開始有所動作,或許正是看中了這一時機”。楊帆預計,經歷大浪淘沙后,網貸行業會被幾十家相對成熟的平臺所分享,其中也一定會出現BAT級別的大鱷。
單就三季度來看,7月、8月、9月的單筆融資額分別為2.4億元、2.9億元、1.8億元。9月份,P2P網貸行業發生5例融資,總金額約9億元。相比上個月的20.13億元融資,環比下降55.29%,行業融資熱度減幅明顯。
收益率逐漸抬升
今年5月以來,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開啟了上行行情。據統計,6月~9月的收益率分別是9.30%、9.41%、9.49%、9.53%。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表示,“隨著平臺業務整改腳步加速,消費金融越來越成為小額分散業務的主力軍,消費金融的借款利率相對較高,相應可給到出借人的收益率也會有所提升。
近日,注冊地位于北京的一家中型網貸平臺相關人士對記者透露,“公司***近正奔走忙于融資,看到競爭者們大力做網絡廣告投放的效果確實很好,為了公司發展必須得融資。”實際上,除廣告吸引客戶外,大量的平臺會通過加息補貼的方式獲客,這也成為了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四連升的“助推器”。
楊帆表示,“目前通過提升收益率獲客的現狀只是一時的,隨著行業愈加成熟,單靠高利率加息券恐怕難以具備吸引力。相比之下,通過強化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,來提升客戶對品牌的信任是更為正確的戰略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多位業內人士表示,收益率超過15%的平臺都要多加謹慎。據記者梳理,9月份,平均預期收益率超過15%的網貸平臺共計14家,其中,收益率超過20%的僅有兩家,分別是通通理財的25.59%及阜陽金融網的22.83%。
規模增長受限
網貸之家研究員陳曉俊表示,可能受部分地區限制規模增長的影響,9月份網貸行業成交量出現了明顯下降。
數據顯示,9月網貸行業成交量為2351.41億元,環比下降5.78%。截至9月底,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5.56萬億元,同比增幅達到100.36%。
從各省市的成交情況看,9月份,只有10個省市的網貸成交量出現上升。成交量全國前三的是北京、廣東、上海。然而,僅北京地區的成交量保持堅挺,繼續環比上升1.54%。上海與廣東地區則呈下降趨勢,上海地區成交量環比下降12.65%。此外,陜西、甘肅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等地區下降幅度也均超過了10%。
方頌表示,從目前各地出臺的《備案細則》和《管理辦法》來看,各地監管政策不一,如上海、深圳、廣州嚴格限制規模增長,但北京規模仍較快增長,這種局面形成了政策洼地和高地。網貸平臺為規避當地的嚴監管,將注冊地遷至政策寬松地的趨勢越來越明顯。這不利于行業整體風險控制和健康發展。
值得關注的是,近期,部分企業為逃避網貸監管,改頭換面注冊新公司、設立“網絡理財”、“網絡資產管理”等新平臺,將超額等不合規業務轉至新平臺做,如果對這種李代桃僵逃避監管的行為不能有效制止,風險可能還會進一步擴大。